这位中将晚年近10年不太出门, 曾被闲置5年, 离休从师级改为军级

发布日期:2024-09-02 03:53    点击次数:101

阅读此文前,诚邀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按钮,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,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,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~

前言

在八十年代,伴随终身领导制的废除,不少老干部开始退居二线或离休,享受国家规定的优厚待遇,冼恒汉中将的情况却显得格外复杂。作为一位曾任大军区政委22年的资深将领,他的晚年待遇从师级开始,后经修正升为正军级。这位将半个世纪的岁月奉献给西北的老将,为何在晚年的待遇上会有这样的波折呢?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。

冼恒汉将军,生于1911年,广西田阳人。冼恒汉的早年生活充满艰辛。父亲早逝,家里仅靠母亲和奶奶种植两亩薄田维持生计。虽然家庭贫困,但家人依旧竭尽全力支持他读书,尤其是在他考入田州师范后,母亲和奶奶无论多么困难,依然坚持让他继续接受教育。正是在田州师范的求学过程中,冼恒汉接触到了革命思想,这为他日后走上革命道路埋下了伏笔。

1931年5月,红七军军官训练所与红二十军教导队合并成立河西教导队,后改称红大分校。冼恒汉在教导队毕业后,便被安排至湘赣省委党务培训班学习。完成学业后,他被分配担任独立第三师第一连政治指导员。

尽管他当时仅是共青团员,尚未正式成为党员,但湘赣省委党务主任张子意破格提议:“我推荐你入党。”这标志着冼恒汉正式迈入了党的领导工作岗位。多年后,他回忆起这段经历时,仍然带着一丝幽默:“从那时起,我就开始了从未经历过的领导工作。

在随后的岁月里,冼恒汉在政治工作领域逐步成长,先后担任湘赣独立第八师连政治委员、湘赣红八军二十二师重机枪连政治委员、红六军团十七师四十九团党总支部书记、十七师五十一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、红二军团六师十六团政委、四师政委等职务。这一系列任职逐步确立了他在红军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。

1934年,冼恒汉随红十七师在龙门厂遭遇敌军伏击。敌人的突然袭击让红军措手不及,许多战士在这场战斗中英勇牺牲,连政委和政治主任也相继殉职,前线局势瞬间陷入险境。前线指挥的团长身处孤立无援的境地,形势危急,士气低落,似乎大势已去。

在这危急关头,冼恒汉挺身而出,主动走上前线,与团长并肩作战。他不但安抚、鼓励士兵,还以坚定的态度帮助他们重新振作,逐渐将士气从低谷中拉回。在他的协助下,红军展开反击,最终成功击退敌军。

冼恒汉的果断与勇气,多次帮助部队在危急时刻成功突围,并借机发起反攻,将敌人打得落荒而逃,甚至缴获了大量敌军物资。他的表现赢得了长官们的赞誉,大家调侃他为“一挺重机枪”,因为他总能在战场上起到压倒性作用。

1937年,西安事变后,国共双方暂时搁置内战,携手抗日,部分顽固的国民党势力仍然不放过任何机会抹黑、打压我党。同年8月山西兴县的一次会议上,冼恒汉面对国民党县长在台上肆无忌惮地诋毁我党“减租减息”政策,心中的怒火早已熊熊燃烧。

但他深知此时并非动手的好时机,否则只会给党和其他同志带来不必要的麻烦。毕竟,此刻的晋西北依旧处在国民党阎锡山的控制之下,敌众我寡,任何鲁莽的行动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。

随着国民党县长的言辞愈发嚣张,冼恒汉终于无法再忍。他在对方发言结束后,果断地走上发言台。此时他并没有任由怒火主导行动,而是冷静地驳斥对方的谬论。他条理分明、逻辑清晰地指出对方的谬误,随即详细介绍了我党“减租减息”政策的初衷及意义。台下原本观望的群众逐渐被他的言辞所打动,不少人纷纷点头,显然这是他们首次如此清晰地了解我党的政策与理念。

冼恒汉此举虽带有冲动,却更多展现了他的果断与智慧。他对党的忠诚和责任感使他敢于挺身而出,面对谣言和攻击,用理性和逻辑为党辩护。事实上冼恒汉在关键时刻总能迅速作出决断,从不拖泥带水、优柔寡断。

1967年之前,冼恒汉在地方管理方面并没有太多经验。如果要追溯他的地方工作经历,也仅能提到1965年他在“社教”运动中下乡蹲点,了解了一些基层百姓的生活状况。这些经验虽有一定价值,但并不全面。

随着军队开始介入地方事务,他作为军区负责人,肩负起甘肃、宁夏、陕西、青海四省的“支左”任务。这之后他开始协调各派力量,推动大联合,组织复工复产。

对于冼恒汉来说,主政一方并非难事。毕竟他在大西北工作多年,对当地情况颇为熟悉。甘肃地处干旱少雨的西北,如何提高粮食产量,减少百姓外出讨饭的情况,是他上任后的首要任务。

为此他将兴修水利工程作为头等大事,多次向国家计委申请专项资金,最终获得了三千万元的拨款,用于在甘肃打井6万眼。此外他还推动了八盘峡水电站和碧口水力发电站的建设,计划中的“引大入秦”水利工程虽然因经费和技术条件限制未能实现,但依然体现了他的宏伟愿景。

在全省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,甘肃的农业生产取得了显著进展。粮食产量从1969年的50亿斤增长到1975年的超过100亿斤,大部分地区实现了基本自给自足。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甘肃自解放以来首次不再依赖中央提供回销粮,也首次摘掉了“要回销粮”的帽子,这对于甘肃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。

冼恒汉在甘肃主政期间,除了农业,他也注重发展经济,改善民生,努力推动油井出油、煤矿出煤、钢厂出钢、电站发电,力求全面提升生产水平,使粮食产量翻番,改善百姓生活条件。这一系列举措使甘肃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实质性进展。

成绩背后也难免伴随着错误。冼恒汉坦诚承认,在学大寨运动中,他犯下了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错误。曾几次下乡蹲点时,他只停留几天,走马观花地看了几个公社的基本农田建设,便轻率地认为全省都在朝着良好方向发展。他过于自信发表了许多夸大其词的言论,甚至树立了不切实际的“假典型”。

1973年12月31日,兰州军区召开了干部会议,这是韩先楚将军调任兰州军区后的首次讲话。作为一名在战场上久经考验的将领,韩先楚的讲话风格一如既往,简明扼要,毫无空话废话,直言了他在兰州军区的几项工作重点,既包括军区建设,也涉及部队官兵的训练,内容充实具体,切中要害。

冼恒汉在听完他的发言后,心中默默点头认可,初次合作可以说是愉快的,随着时间的推移,两人在工作上的分歧逐渐显现,特别是在工作作风和边防建设等方面,意见明显不一致。

韩先楚同志长期在福州军区工作,那里气候宜人,与兰州的干燥寒冷截然不同。来到西北后,韩先楚难以适应当地气候,再加上自身的健康问题,他不得不经常前往北京或外地休养办公。对此冼恒汉表示理解,毕竟身体健康至关重要。只要能及时处理文件,确保工作运转,远程办公也是可以接受的,令冼恒汉无法接受的是韩先楚在兰州军区的工作态度。

在冼恒汉看来,韩先楚过去在福州军区是党政一把手,拥有极大的决策权,许多事情可以独自拍板决断,在兰州军区,他仅担任军区司令,许多重大决策需要集体讨论,这种角色的转变让韩先楚显得有些不适应。但作为军区政委,冼恒汉始终从大局出发,力求求同存异,尽量维护韩先楚的威信,支持他的工作。

随着矛盾的加剧,冼恒汉最终忍无可忍。1975年9月22日,他向中央上书,举报韩先楚工作作风不佳,指出其在下部队视察时讲排场,动用专列火车、汽车、飞机,还规定30里外戒严,实际上是在游山玩水。中央军委接到举报后,立即派出工作组前往兰州军区调查,了解军委扩大会议的贯彻情况和领导班子的组织分工。

工作组到达兰州军区后,与军区在职领导、军区顾问、司政后机关领导及相关人员逐一谈话,听取各方意见。然而,分歧过于巨大,工作组难以做出定论。最终,工作组返京后向军委汇报,但没有明确表态谁对谁错,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。

1976年,冼恒汉曾在通渭县蹲点几个月,亲眼目睹了当地百姓生活的艰辛和困境。这片土地上,人民的日子过得异常艰苦,食不果腹,生活条件极其恶劣。面对如此局面,他深感责任重大,立即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措施,包括植树造林、兴修水利、发展畜牧业等十大措施,并组织群众在坡地上开垦梯田。

为了尽快帮助通渭县脱贫,省委、省政府动员各部门派出工作组,根据各自业务领域开展对口支援,冼恒汉却因离开领导岗位过于突然,许多承诺未能及时兑现,使他对通渭的父老乡亲心存愧疚。

冼恒汉在地方工作十年,尽管取得了不少成绩,但也难免犯下错误。1977年6月,由于一些问题,他被免职,调回北京待命,谁也未曾料到,这一待就是五年。没人能预见到,有一天他会被召回兰州处理历史遗留问题。

在动身前他特意请示了老首长王震和老战友余秋里,他们都认为事情已经过去多年,不会再有人纠缠,抵达兰州后冼恒汉的问题却再次被翻出来,他因此遭受了严厉批判,最终导致他在70多岁时突发大面积心肌梗塞。幸运的是经过及时抢救,他的生命得以保全。

1982年12月,71岁的冼恒汉将军正式退役,尽管他曾在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中立下赫赫战功,但却因某些历史问题被降为地师级干部,仅享受相应的政治和医疗待遇,每月领取200元的生活费。

三年后中央重新审查了冼恒汉的问题,认为此前的处理过于严厉,决定将他的待遇改为正军职,并按此标准予以离休安置。这一调整是对冼恒汉过去功绩的重新肯定,也是对他晚年生活的应有保障。

1988年7月,冼恒汉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,以表彰他在革命战争期间的卓越贡献。这枚勋章不仅是对他个人奋斗历史的肯定,更是对他多年革命奉献的高度认可。

离休后冼恒汉没有选择过安逸的生活,而是投入到对往事的回忆与整理中。他撰写了《风雨八十载》《难忘的记忆》《回顾二万五千里长征》《有关一纵队开展新式整军运动史料的回忆》《参加西北解放战争记》等十余篇回忆录,细致地记录了他在革命战争中的亲身经历和感悟。

1991年,冼恒汉将军在兰州病逝,享年80岁。尽管他的晚年生活曾因历史问题而蒙上阴影,但最终他还是得到了应有的评价与认可。纵观冼恒汉将军的一生,他既有卓著的功绩,也曾犯过错误,这样的人生带着些许遗憾,但并不能因此抹杀他对党和国家的贡献。